春闈
關燈
小
中
大
春闈
熙和二十一年的會試自二月初九開始,至二月十五結束。禮部侍郎展柔前前後後忙活了將近一個月,總算將這萬眾矚目,萬眾目光盯在禮部一家身上的春闈熬了過去。餘下諸事皆由主考並其他考官在翰林院進行,禮部這邊無非是一些瑣碎雜事還需與翰林院交涉一二。眼下只待張榜,春闈一事便能塵埃落定。
可春花將謝,春水將逝,眼瞧著三月就要過去,京都城內的舉子卻遲遲未能等來那一張金榜。就在人心惶惶,議論紛紛之時,官府傳出消息,因主考鄧樸徇私舞弊,前榜成績全部作廢,需擇日重考。
朝野之外,舉子們心思各異。
發揮好的自然是不情願,發揮差的自然是興高采烈。
讀書人,向來心氣高,凡事必以理當先,於是不情願的那一部分便要去府衙討個道理。興高采烈的那一部分中很多是濫竽充數的,於是也只圖個熱鬧,湊人頭似的一齊擠到了府衙前。如此這般亂哄哄鬧了幾天,才算消停。
朝野之內,又是一震,上一年春闈才出了事,這一年又生禍端。別說離這風暴稍近些的各部官員都將一顆心吊到了嗓子眼,就說那八竿子打不著的官員也都坐臥不寧。據說,欽天監的監正私下裏還帶著幾個下屬觀了天,測了象,至於觀到了什麽,測出了什麽,誰也不知道。
處在風暴中心的翰林院和禮部卻是比想象中安靜許多。
翰林院的十二位同考官未受多少波及,除卻被扣了半年俸祿外,依舊各理各事。禮部侍郎展柔雖未參與評卷,卻是這前後一應大小事責的主理,官府傳出的消息雖只點了主考鄧樸的名,卻也未能免了她身上的嫌疑。如今,宮內傳出旨意,暫免展柔禮部侍郎之職,並於府邸聽候審訊,無詔不得出府,主考鄧樸則已下了獄。
春末夏至的時節裏,一場春闈似又將京都吹得冷了些。
如今,京都城裏的大忙人便是刑部尚書汪旻、禦史大夫桓白和大理寺卿蔔璟山三位主事大人。接連三日,三位主事將翰林院、禮部上上下下、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問候了一遍,得出的結論就是,沒有結論。
三位大人坐在大理寺堂上面面相覷。
汪旻將手中攥著的一疊卷宗扔到桌上,道:“查了三天,半個有用的字兒都吐不出來,不如統統關到刑部,上幾道刑具,看他們招是不招!”
蔔璟山雖則官階比汪旻低,可論起朝堂資歷卻比汪旻深得多,便向汪旻緩緩道:“汪大人可是太急躁了些,慢慢審,慢慢查,總會有結果的。”
“眼瞧著一半時間過去,丁點有用的東西都沒有,這叫人如何查得下去!才有的前車之鑒,放給誰都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犯糊塗,更何況那可是鄧大學士,朝中元老,何至於此!”
接著,汪旻又放低了聲音。
“要我說,什麽不什麽的,不過上面一句話,我們在這兒賣命查,到頭來還不是猜著那一位的心思辦。罷了罷了,今日汪某先回去了,二位大人也早些回去歇歇才是。”
汪旻一面說,一面擺手而去,堂上便只剩下桓白和蔔璟山。
“不知桓大人有何想法?”
桓白只將汪旻留在案上的卷宗拿起又翻過一遍,向蔔璟山道:“眼下看來,確是無任何疑點。不過大人說的是,慢慢查,總會有結果的。”
蔔璟山點點頭向桓白笑道:“縝海常說你做事穩重,叫人放心。”而後起身輕輕拍了拍桓白的肩,“好,那我們就慢慢查。”
***
夜色已深,禦史臺內仍是燈火搖曳。
唐風棣將面前的卷宗翻過來,翻過去,生生將眼皮翻得耷拉了下來。
“專心。”
桓白一邊翻閱卷宗,一邊頭也不擡點了一句。
“大人,我們幾乎把所有相關的卷宗都翻了一遍,到現在一點兒有用的東西都找不著。大人你不累麽?”唐風棣托著下巴,看向桓白,接著又搖搖頭,否定了自己,“你當然不累。不過大人,你只在這兒翻卷宗,也不擔心她麽?”
“閉嘴,繼續翻。”
唐風棣被這甩來的一句冷得直打了個哆嗦,只好繼續發憤圖強。
熙和二年至十九年的科舉卷宗堆成了一座山,桓白和唐風棣兩人拿起又放下,看過又放回,直將那夜色熬得更濃時,唐風棣忽然一拍桌案跳起,拿著眼前的那份卷宗竄到了桓白面前。
“大人你看!”唐風棣將卷宗遞給桓白,指出一個名字。
“晏道知……”桓白低聲念著。
“晏道知可是當年的太子太傅,最後也是因這一樁科舉案丟了命。當年的晏道知,如今的鄧樸,一個是‘察卷不報,包庇餘孽’,一個是‘察卷不明,徇私舞弊’,這未免太巧了吧!”
桓白將那卷宗仔細翻過,在其中一頁停下了目光。
一份參與當年案件審理的官員名單。
名單上的許多名字,他都曾見過。
一時想著便出了神,忽被唐風棣一拍肩膀將思緒拉了回來。
桓白這回才終於擡起頭看向唐風棣:“不早了,你先回去吧。”
唐風棣聽了這話忙跳了起來,又覺得自己的反應過分誇張,便又正經關心了一回桓白:“大人還不走啊?”
“不了。”
“哦。”唐風棣一面轉身收拾東西,一面又道,“你不能去,我們不是還有個人麽?讓柳仁替你去看看,給她報個平安,也讓你放心,豈非一舉兩得!”
桓白剛想說些什麽,卻見唐風棣一邊踏出了門檻,一邊朝他擺擺手:“不客氣,不客氣,今日有些晚,明日肯定替大人辦好!”
他便只垂下眼,取了一根新燭點上,將方才那份名單重新看過。
初入禦史臺時,祝縝海曾帶他將過往查辦的重要案件都梳理了一遍,那些案件中曾出現的許多人名如今便在他眼前。
新燭將盡時,一張紙箋鋪在桌上,密密麻麻寫著許多名字,而每一個名字最終都指向了兩個人。
仇萬秉。
柳玄水。
那些名字所涉案件的審理或經辦官員名單裏皆有他二人。
而他二人便是當年的京都知府和京都府丞。
忽而眼前又現兩幅字。
一副他曾於仇萬秉的書房見過。
投我以木桃,報之以瓊瑤。匪報也,永以為好也。
另一幅則是去歲在青陽柳府見到的。
投我以木李,報之以瓊玖。匪報也,永以為好也。
那麽剩下的一副大概便在那一位手中了。
***
第二日一早,禦史臺外有人擊登聞鼓鳴冤,告發鄧樸於泰縣強征民田。
此前對著那大大小小的官使盡千方百計都挖不出半分可用之物,如今既有人主動上門伸冤,便也管不得虛實究竟如何,只將此作了寶。
桓白自昨夜解了那一幅字的謎後,雖還未見那伸冤之人,心下卻知其所告發之事想是八九不離十。於是在將那人所陳之事聽罷後便同蔔璟山和汪旻商量動身往泰縣去。
誰知昨日比誰都急的汪旻今日反倒不急了,只擺著尚書的架子審問那伸冤人。桓白和蔔璟山明白若不讓汪旻審問個痛快他是不會罷休的,便也不去阻攔。及待汪旻將這一番架子擺過已近午時,汪旻只道審得累了,因此便只桓白和蔔璟山二人去了泰縣。
至泰縣已是傍晚,桓白和蔔璟山當即便將一幹牽系之人提來審問,審了大半夜卻是另有所獲。強征民田還算不得鄧樸最大的罪名,另一個罪名足可叫鄧家株連九族。
泰縣城西二十裏外有一書閣,名喚“一正樓”,外裏看去同一般樓閣無異,可若要將內裏的東西仔細查過卻是滔天禍端。
這座一正樓是十二年前修建的,那時正是熙和九年,也正是晏道知因舞弊之罪陷獄流放而身死異鄉的那一年。
熙和九年春闈,舉子孟伍於卷中譏諷朝廷,後被處以死刑,三族發配秦州邊關充軍。時任主考的大學士晏道知因察卷未報獲罪,革職流放惠州,後於流放途中暴斃而亡。而那孟伍實則已在會試前犯下死罪,卻在鄧樸周旋之下藏了這戴罪之身,入了那春闈考場,以譏諷之句行悖逆之實。細究而去,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。
孟伍獨子則在鄧樸運作之下改名換姓為程宗,南下閩州作了閩州軍副將。而在孟伍的家鄉鎮州泰縣,鄧樸因愛那孟伍之才,故而花重金建了一正樓,並藏孟伍詩文書畫,其間不乏感懷前朝之言。
兩日後,三司會審畢,鄧樸被處以死刑,程宗因有軍功在身保下了一條命,仍發配往秦州邊關軍營充雜役。之於展柔,宮中雖免了她無詔不得出府的旨意,卻仍未覆她的官職。
只這一月,滄海桑田。朝中官員或有惋惜,更多人卻是幸災樂禍。惋惜之人覺得可惜了一位賢才,幸災樂禍之人則向來對以女子之身入仕嗤之以鼻,瞧著如今聖人這般態度,想來這丫頭的富貴命也到頭了。
展柔卻是落的一身輕松,卷進這渾水的兩年裏,不是在辦差事,就是在辦差事的途中,好歹在青陽的那兩月落了回清閑。如今難得再遇上這般日子,卻是要好好珍惜的。
如此一般的清靜日子一晃便晃過了暮春,晃至孟夏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熙和二十一年的會試自二月初九開始,至二月十五結束。禮部侍郎展柔前前後後忙活了將近一個月,總算將這萬眾矚目,萬眾目光盯在禮部一家身上的春闈熬了過去。餘下諸事皆由主考並其他考官在翰林院進行,禮部這邊無非是一些瑣碎雜事還需與翰林院交涉一二。眼下只待張榜,春闈一事便能塵埃落定。
可春花將謝,春水將逝,眼瞧著三月就要過去,京都城內的舉子卻遲遲未能等來那一張金榜。就在人心惶惶,議論紛紛之時,官府傳出消息,因主考鄧樸徇私舞弊,前榜成績全部作廢,需擇日重考。
朝野之外,舉子們心思各異。
發揮好的自然是不情願,發揮差的自然是興高采烈。
讀書人,向來心氣高,凡事必以理當先,於是不情願的那一部分便要去府衙討個道理。興高采烈的那一部分中很多是濫竽充數的,於是也只圖個熱鬧,湊人頭似的一齊擠到了府衙前。如此這般亂哄哄鬧了幾天,才算消停。
朝野之內,又是一震,上一年春闈才出了事,這一年又生禍端。別說離這風暴稍近些的各部官員都將一顆心吊到了嗓子眼,就說那八竿子打不著的官員也都坐臥不寧。據說,欽天監的監正私下裏還帶著幾個下屬觀了天,測了象,至於觀到了什麽,測出了什麽,誰也不知道。
處在風暴中心的翰林院和禮部卻是比想象中安靜許多。
翰林院的十二位同考官未受多少波及,除卻被扣了半年俸祿外,依舊各理各事。禮部侍郎展柔雖未參與評卷,卻是這前後一應大小事責的主理,官府傳出的消息雖只點了主考鄧樸的名,卻也未能免了她身上的嫌疑。如今,宮內傳出旨意,暫免展柔禮部侍郎之職,並於府邸聽候審訊,無詔不得出府,主考鄧樸則已下了獄。
春末夏至的時節裏,一場春闈似又將京都吹得冷了些。
如今,京都城裏的大忙人便是刑部尚書汪旻、禦史大夫桓白和大理寺卿蔔璟山三位主事大人。接連三日,三位主事將翰林院、禮部上上下下、大大小小的官員都問候了一遍,得出的結論就是,沒有結論。
三位大人坐在大理寺堂上面面相覷。
汪旻將手中攥著的一疊卷宗扔到桌上,道:“查了三天,半個有用的字兒都吐不出來,不如統統關到刑部,上幾道刑具,看他們招是不招!”
蔔璟山雖則官階比汪旻低,可論起朝堂資歷卻比汪旻深得多,便向汪旻緩緩道:“汪大人可是太急躁了些,慢慢審,慢慢查,總會有結果的。”
“眼瞧著一半時間過去,丁點有用的東西都沒有,這叫人如何查得下去!才有的前車之鑒,放給誰都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犯糊塗,更何況那可是鄧大學士,朝中元老,何至於此!”
接著,汪旻又放低了聲音。
“要我說,什麽不什麽的,不過上面一句話,我們在這兒賣命查,到頭來還不是猜著那一位的心思辦。罷了罷了,今日汪某先回去了,二位大人也早些回去歇歇才是。”
汪旻一面說,一面擺手而去,堂上便只剩下桓白和蔔璟山。
“不知桓大人有何想法?”
桓白只將汪旻留在案上的卷宗拿起又翻過一遍,向蔔璟山道:“眼下看來,確是無任何疑點。不過大人說的是,慢慢查,總會有結果的。”
蔔璟山點點頭向桓白笑道:“縝海常說你做事穩重,叫人放心。”而後起身輕輕拍了拍桓白的肩,“好,那我們就慢慢查。”
***
夜色已深,禦史臺內仍是燈火搖曳。
唐風棣將面前的卷宗翻過來,翻過去,生生將眼皮翻得耷拉了下來。
“專心。”
桓白一邊翻閱卷宗,一邊頭也不擡點了一句。
“大人,我們幾乎把所有相關的卷宗都翻了一遍,到現在一點兒有用的東西都找不著。大人你不累麽?”唐風棣托著下巴,看向桓白,接著又搖搖頭,否定了自己,“你當然不累。不過大人,你只在這兒翻卷宗,也不擔心她麽?”
“閉嘴,繼續翻。”
唐風棣被這甩來的一句冷得直打了個哆嗦,只好繼續發憤圖強。
熙和二年至十九年的科舉卷宗堆成了一座山,桓白和唐風棣兩人拿起又放下,看過又放回,直將那夜色熬得更濃時,唐風棣忽然一拍桌案跳起,拿著眼前的那份卷宗竄到了桓白面前。
“大人你看!”唐風棣將卷宗遞給桓白,指出一個名字。
“晏道知……”桓白低聲念著。
“晏道知可是當年的太子太傅,最後也是因這一樁科舉案丟了命。當年的晏道知,如今的鄧樸,一個是‘察卷不報,包庇餘孽’,一個是‘察卷不明,徇私舞弊’,這未免太巧了吧!”
桓白將那卷宗仔細翻過,在其中一頁停下了目光。
一份參與當年案件審理的官員名單。
名單上的許多名字,他都曾見過。
一時想著便出了神,忽被唐風棣一拍肩膀將思緒拉了回來。
桓白這回才終於擡起頭看向唐風棣:“不早了,你先回去吧。”
唐風棣聽了這話忙跳了起來,又覺得自己的反應過分誇張,便又正經關心了一回桓白:“大人還不走啊?”
“不了。”
“哦。”唐風棣一面轉身收拾東西,一面又道,“你不能去,我們不是還有個人麽?讓柳仁替你去看看,給她報個平安,也讓你放心,豈非一舉兩得!”
桓白剛想說些什麽,卻見唐風棣一邊踏出了門檻,一邊朝他擺擺手:“不客氣,不客氣,今日有些晚,明日肯定替大人辦好!”
他便只垂下眼,取了一根新燭點上,將方才那份名單重新看過。
初入禦史臺時,祝縝海曾帶他將過往查辦的重要案件都梳理了一遍,那些案件中曾出現的許多人名如今便在他眼前。
新燭將盡時,一張紙箋鋪在桌上,密密麻麻寫著許多名字,而每一個名字最終都指向了兩個人。
仇萬秉。
柳玄水。
那些名字所涉案件的審理或經辦官員名單裏皆有他二人。
而他二人便是當年的京都知府和京都府丞。
忽而眼前又現兩幅字。
一副他曾於仇萬秉的書房見過。
投我以木桃,報之以瓊瑤。匪報也,永以為好也。
另一幅則是去歲在青陽柳府見到的。
投我以木李,報之以瓊玖。匪報也,永以為好也。
那麽剩下的一副大概便在那一位手中了。
***
第二日一早,禦史臺外有人擊登聞鼓鳴冤,告發鄧樸於泰縣強征民田。
此前對著那大大小小的官使盡千方百計都挖不出半分可用之物,如今既有人主動上門伸冤,便也管不得虛實究竟如何,只將此作了寶。
桓白自昨夜解了那一幅字的謎後,雖還未見那伸冤之人,心下卻知其所告發之事想是八九不離十。於是在將那人所陳之事聽罷後便同蔔璟山和汪旻商量動身往泰縣去。
誰知昨日比誰都急的汪旻今日反倒不急了,只擺著尚書的架子審問那伸冤人。桓白和蔔璟山明白若不讓汪旻審問個痛快他是不會罷休的,便也不去阻攔。及待汪旻將這一番架子擺過已近午時,汪旻只道審得累了,因此便只桓白和蔔璟山二人去了泰縣。
至泰縣已是傍晚,桓白和蔔璟山當即便將一幹牽系之人提來審問,審了大半夜卻是另有所獲。強征民田還算不得鄧樸最大的罪名,另一個罪名足可叫鄧家株連九族。
泰縣城西二十裏外有一書閣,名喚“一正樓”,外裏看去同一般樓閣無異,可若要將內裏的東西仔細查過卻是滔天禍端。
這座一正樓是十二年前修建的,那時正是熙和九年,也正是晏道知因舞弊之罪陷獄流放而身死異鄉的那一年。
熙和九年春闈,舉子孟伍於卷中譏諷朝廷,後被處以死刑,三族發配秦州邊關充軍。時任主考的大學士晏道知因察卷未報獲罪,革職流放惠州,後於流放途中暴斃而亡。而那孟伍實則已在會試前犯下死罪,卻在鄧樸周旋之下藏了這戴罪之身,入了那春闈考場,以譏諷之句行悖逆之實。細究而去,根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。
孟伍獨子則在鄧樸運作之下改名換姓為程宗,南下閩州作了閩州軍副將。而在孟伍的家鄉鎮州泰縣,鄧樸因愛那孟伍之才,故而花重金建了一正樓,並藏孟伍詩文書畫,其間不乏感懷前朝之言。
兩日後,三司會審畢,鄧樸被處以死刑,程宗因有軍功在身保下了一條命,仍發配往秦州邊關軍營充雜役。之於展柔,宮中雖免了她無詔不得出府的旨意,卻仍未覆她的官職。
只這一月,滄海桑田。朝中官員或有惋惜,更多人卻是幸災樂禍。惋惜之人覺得可惜了一位賢才,幸災樂禍之人則向來對以女子之身入仕嗤之以鼻,瞧著如今聖人這般態度,想來這丫頭的富貴命也到頭了。
展柔卻是落的一身輕松,卷進這渾水的兩年裏,不是在辦差事,就是在辦差事的途中,好歹在青陽的那兩月落了回清閑。如今難得再遇上這般日子,卻是要好好珍惜的。
如此一般的清靜日子一晃便晃過了暮春,晃至孟夏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